首页读后感 正文

致青春读后感

时间:2014/10/8 09:03 分类:读后感

  致青春读后感(一)

  《致青春》名义上是一部赵薇的研究生毕业作品,但背后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戏剧学院在读博士韩音介绍:“赵薇是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MFA),这一学位对毕业作品要求很高,《致青春》这个项目经过几年的论证,到最后呈现的是一篇硕士毕业论文。早在剧本创意阶段,就针对观众兴趣点进行了严密的论证。”

  韩音认为该片最重要的一点是赵薇用个人化的青春勾起了几代人对个人生活的缅怀:“影片里上世纪90年代的生活场景勾起了70后、80后的集体回忆,而这些群体构成了强有力的电影消费群体。”韩音的观点得到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总经理刘健的印证,据介绍,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70后、80后、90后观众占电影观众的81%。“《致青春》就是为他们拍的影片。”刘健用“聪明”来形容赵薇,“她把70后、80后最喜欢看到的东西放到电影中,营销精准,做到了艺术和市场兼顾。”

  它其实并不完美

  中国**的青春电影有着浓重的文艺腔调;日本偏好表现残酷青春物语,情节简单、偏执又疯狂;西方的青春片多喜好在镜头前挥洒大胆张扬的个性和青春期性的朦胧。相比之下,以《致青春》为代表的中国内地青春电影与西方同题材电影相比,缺失了什么?

  影评人“影评老大爷暗夜骑士”认为,《致青春》缺失了两个因素:“一是时代感,片中展现的都是校园爱情,但人的命运和社会是分不开的;二是性懵懂,它是青春电影的一个重要符号,但在《致青春》中都是点到为止,当然这是内地电影环境所致。”

  韩音说:“美国的青春片讲求深度,对青春期的叛逆表现更多一些,比如《美国派》、《歌舞青春》,对青春剖析得更深,为了表现青春的激情,其中不乏吸毒、同性恋的东西,其实这些所谓的青春片都可以划归到**片的范畴。”至于其艺术性,韩音说:“《致青春》虽然票房好,但艺术质量并不值这么多钱。”

  它能把“青春”类型化吗?

  《致青春》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商机。资深电视人“湘人李”认为:“青春是电影中的好题材,可以成为一种电影类型。每个人都乐意回顾青春,每个人都乐意总结青春,所以这类题材非常有挖掘的潜力。”但从电影类型的严格意义上来讲,“青春片”单独拎不出来,据影评人毕成功介绍:“电影类型片本质上就六种:剧情、喜剧、动作、幻想、惊悚、恐怖,其他都是次生跨类型的片种。”韩音认为:“说《致青春》是青春类型片并不标准,它在电影分类中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骨子里还是一部定位精准、讨好观众的商业片。”

  票房虽好但艺术质量并不值钱:缺失时代感和性懵懂

  但“湘人李”认为应该把青春片放大去看:“只要是讲述年轻人故事的,都可以称之为青春片,《十月围城》讲述了年轻革命者的故事,热血、激情、智慧,不怕牺牲、富有牺牲精神,都是青春的映像。《失恋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也是青春故事,有爱情,有幽默,有着深刻的奋斗精神、年轻的正义感、少不更事的批判精神,都有一些反思,值得看。所以青春片,只要真的迎合青春的灵魂,总会找到它和观众的灵魂共鸣。”

  “湘人李”口中的电影大都取得了好票房,如果再加上《分手合约》、《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片,以文艺、爱情、青春为卖点的电影都大卖,内地市场是否已认可此类影片?在这方面,刘健和韩音的观点出奇一致:“哪种类型的影片在市场上吃香是有周期性的,不能说《致青春》大卖就会开拓青春片这一类型,只能说它符合当下人们的观影习惯。”

  不管怎样,我觉得《致青春》都是值得一看的,中年人可以去缅怀一下自己的青春,年轻人则去寻找一些青春的启示。


  致青春读后感(二)

  青春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有的人认为青春就是年轻,有的人认为青春是一种个性。看过很多关于青春的电影,总觉得青春这个词真的是太飘渺了。什么是青春,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看法。直到走进影映厅看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才发现,原来青春是那么一回事。

  老实说,笔者并没有读过《致青春》的小说,影片给笔者的感觉就像是出自不同主创者的手笔。校园生活讲得顺风顺水,张弛有度,犹如一碗满而不溢的水,端平了稳定前行,而当时光移转,众人踏足社会,这碗水就陡然不稳定起来,时而枯竭时而满溢,情绪张力时强时弱。后半段仿佛一个拼拼图的过程,结局已经写定,众人已被安置归宿,只看如何快速归位:于是角色们迫不及待的掏心窝子,倾诉衷肠,聊天的台词不断拿来交代镜头外人物的命运,闪回也一个接一个的解开谜团……一个镜头也不浪费,飞快的推进着故事。

  当然我们都知道,影片的编剧和导演都只有一位,不存在集体创作,那么唯一的解释,正如映后笔者请教原着读者得知的,就是影片后半段对小说改编和压缩极大。不过观众若是80后一代,尤其是与角色们在后半段年龄相仿,倒会对这前紧后松的设置产生一份莫名的认同:出了象牙塔几年,生活节奏加快了,风花雪月也没精力了,与之对应的,叙事变得紧凑、“功利”化,不正在默默诉说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吗?如此一来,诸如张开突然由街头作家晋升陈孝正合伙人等突兀之处,也变得不那么难接受了,毕竟前面已经有了太多的撕心裂肺和惨不忍睹,也该给点阳光和希望了。

  郑微一角有一句台词,爱情不是生活的一切。但从整个故事来看,爱情却是整首青春奏鸣曲的主旋律。你看,除了假小子室友之外,(m.lz13.cn)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被包裹在一段又一段正果或未果的姻缘中,都被扣在一环又一环或明或暗的三角关系中,种种爱情故事,连缀起影片百分之九十的悲喜剧。

  而这爱情描摹,并不是通俗可见的漫画式的、心理杠杆两端加码减码的简单逻辑,而是随着**层层揭开,随着情绪催化剂逐渐释放,头脑发热的冲动,物是人非的感慨,压抑已久的爆发,和豁然开朗的通透,这其中有内疚,也有冷酷,有怯懦,也有决绝,有疯狂,也有隐忍,有情不自禁,也有爱恨交织,完全跳脱了“爱不爱,爱谁”的简单命题,展现的是恋爱男女心理状态的不可捉摸,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也会在中间地带游移不定,消极的等待着未知。

  影片的爱情观是,爱情里没有全知全能者,也没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真爱大胜利”,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险者,无可避免的被刮到鲜血淋漓,甚至失去生命。这是最贴近现实的层次感,青春时代的爱情,还不就是这么茫然又炽热,陷入时,叫人不疯魔不成活,面对岔路,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的举步维艰,不断质疑、权衡、否定着当下的状态,却对迈出崭新的一步战战兢兢。

  影片种种校园景致,令笔者找回几缕象牙塔时的回忆,但仔细品味,却不难发现时代感的混乱:BP机、红白游戏机和DVD影碟共存,实在不知身处哪个年代;“七年不见”的台词,结合后半段的布景,也有诸多不对劲的地方,犯了跟《唐山大地震》一样的失误。另外,很多对白也很不对味,明明是两人对话,却反复加上对方全名,非常缺乏生活感,这方面香港做的好多了,角色只有在见面招呼、强调、争执和多人场合才会先称呼全名再说话,所以港片有一种独特的“市井味”,相比之下,《致青春》比**的《那些年》好些,但还是有一份挥散不去的做作。

  种种与现实的错位,犹如一层**却坚韧的薄膜,阻止了青年观众代入电影世界,无法像短暂陷入童话的郑微一样,沉浸在真伪难辨的世界,而只能透过银幕,窥探一场属于别人的青春。那一幕幕悲喜人生,一段段爱恨别离,如同平行世界中的翻版,童话王国的传奇,并不是我们切实拥有过的青春。但是,正如科幻片可以影射当下,恶搞片可以讽刺现实,这部看似架空现实的作品,仍揭示了关于青春的某种真谛,影片最后一个场景,虽受谎言蒙蔽,却笑靥如花、欢蹦乱跳的郑微,向我们传达着:趁还有青春,如果爱了,就请深深爱,来日若不能圆满,那也不必遗憾,因为青春终将逝去,唯有对青春的回忆不朽。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