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 正文

处世之道读后感

日期:2014/9/5 分类:读后感

  处世之道读后感(一)

  处世之道是每一个人都要接触的,那么我们如何去面对人际关系呢?听了于丹教授精彩而生动的演讲后得知。孔子认为“过犹不及”是处世之道其中的关键。意思是:一件事没做好和把一件事做过头了是一样的。面对自己亲近的人应该有原则的尺寸。处事的办法、做人的规矩,做事的原则要把握原则的分寸。好坏之分要看在什么时候,还要看做的时候要把握一种什么样的尺度。

  如今的人很爱怨天尤人,更懂得以德抱怨。孔子是不提倡“以德抱怨”的,他提倡的是以直抱怨,也就是用自己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以德抱怨会导致恶性循环,也会是人生的一种浪费。人生有限,生也有崖,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情感留在应该使用的地方。譬如,环保的浪费并不能意味着心灵的不荒芜,环境的改变不意味着心灵的改变。迅速的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是我们面对一件事可避免心灵资源的浪费。君子也许不能避免伤害,但是不能被自己所欺骗。孔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原则和尺度。

  在孔子心中的“好”则是“过犹不及”。如,对领导忠诚且热爱,对朋友将心比心,甚至两肋插刀。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则是论语要讲述的哲学关系。可见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今天的社会随物质的发展人际关系也逐渐复杂起来,好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头疼,那么什么叫好朋友?“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于丹教授又讲到,心理学上有种界定为“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爱的人强行的控制。英国一名心理学女博士在书中写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所有的爱大家都想最后到一起。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所以我们要明白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保有。这其实也是一种仁爱之心。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对待工作?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在什么位置干什么事,做好自己的事,不用去操心别的事情。别锦上添花,要知道这个环节是雪中送炭。而这些从积极的态度看会更有价值。孔子以:“君子之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告诉我们在其位怎么谋政。简单说来处世之道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标准做事,并把握尺度,否则将“过犹不及”。而对于言行的适度。孔子鼓励:积极的做好每一件事,说话则要谨慎。慎与言也是一个分寸,因为豁从口出,言多必失。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后悔时一切皆成定局。“人无远虑,必有近乎”、“先行其言则后从之”不仅是孔子告诉弟子的,而且也是告诉我们的。所以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处世之道懂礼节也尤为重要。孔子看来礼节更重要的是往往不一定要别人看得到,他就那样做。他不仅对高官很尊敬而且对弱视群体也很尊重。孔子不愧为圣人,同时圣人言谈举止也是那么的朴素。而君子:修炼自己自然帮助别人,即“修己以敬”。《论语》在这个环节告诉我们首位是修自身,而不是安天下,让自己修炼好是对家国的第一前提。一切由修身养性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我将继续修身养性。


  处世之道读后感(二)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刚进入社会的学子们,我们需要有作为,但有作为只是一个向征性的目标,只有走好其下的一步步才是关键,这就是要如何融入你的环境。否则会让自己全身皆贴满“烦恼”两字,甚至会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上。再者,心灵的自由,是你紧张工作之后最大的快乐——假如在这个时刻,你能走进老子的人生哲学之中,一定会是一种最佳的休息。

  在社会中,难免会有一些为了想表现自己,而没去考虑自身的能力,事事一揽无余,结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或延迟了生产等等局面,让人对你产生某种看法,尤其在今后很难让人相信你。因此,孔子在书中把此当重点之一提出。他提出凡事要量力而行,在每个成长阶段你都要去总结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因为人存在太多的缺点,和未发掘出来的潜在的能力,(m.lz13.cn)你要尽可能的去弥补缺点,发现优点,然后通过再学习,再提升,这样才会让你的能力和技术层层递近。尤其是在这信息和科技发达的今天,你就必须抱着学无此境这颗明珠,在社会中力争上游。

  另外,复杂的社会当然也有复杂的人群,但是你必须要做你自己。在此同时也要学会包容。因为智慧艺术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美德,宽容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社会才显得和谐。宽容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考核标准。“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古人以此作为治国之道,表明宽容在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宽容,是自我思想品质的一种进步,也是自身修养,处世素质与处世方式的一种进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或解决时,你不妨用宽容去试一下,或许它能帮你实现目标,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生活中,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宽容,生活中的一门技巧,宽容一点,我们的生活或许会更加美好。

  所以,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用犀利在目光观望长远的目标,用那雄壮的翅膀拍击长空,追求自己的目标,用锋利的爪子抓住每个机会,用尖锐的叫声呼唤胜得的到来。


  处世之道读后感(三)

  在这次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处世之道》并无多少感触。我只想纠正一下同学对“多闻多见,慎言慎行”的误区和对“花未开月未圆的理解。

  ”多闻多见,慎言慎行“中的”慎言“多数同学误以为是”少说话“。其实不然,慎言是小心说话而并不是少说话的意思。既然是小心说话,那你怎么会理解为少说话呢!在老师向一同学提问时,一同学滔滔不绝,我只记得”少说话“这几个字。中国的五千年的文化是需要我们继承,但是需要我们年轻人正确的继承。其实说话并不在多或少,而是在于你会不会说。倘若会说的让他讲上半天,听者都听得津津乐道,受益非浅;不会的啊,半句都嫌多。在人与人之间,你认为少说话好吗?放眼望去,凡有成就的人士,无一不是善于辞令的。众所周知的企业家、外交家。如宴子,无非是个个子矮小不起眼的人,却因为他能说会道,倍受君王重视;周恩来,一个令人敬佩的伟大人物,他用他独特的外交魄力令中华民族立林于国际之间,还不是他的辞令让人折服,所以,我想提醒各位,不要再认为”少说话就是好“沉默,这是不会说话的人所采用的消极行为。这样只会把自己封闭起来,把自己变成一个”闷葫芦“,到关键时刻,想说却说不出口了。所以,不管是你,还是我都要学会说话。

  ”花未开月未圆“,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句词,都会有伤感、留有遗憾的感觉。但我却认为这是美好的,试想”花未开全月为圆“再发展下去就是件美事。花含苞待放,月即将圆的过程不是花和月最美的时刻吗?同里,在人与人相处也是一样的,保持距离才会美,才会长久。你我两是关系再好,并不一定密不可分,行影不离。否则,会彼此产生依赖感,失去自我,会让彼此的缺点暴露无疑。朋友之间要包含彼此的缺点不是吗?对,没有错。但如果同时发生情绪的话,如火山爆发,势不可挡啊。即使事后风平浪静了,但总会留有隔阂的。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距离产生美,遗憾才会珍惜。有时,只需在旁边,看着就好。在有难时,给予对方帮助;为对方的幸福开心而幸福开心。

  以上是本人观看于丹教授《处世之道》之有感,纯属个人。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