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 正文

读后感《祈祷落幕时》

时间:2019/1/5 14:39 分类:读后感

  读后感《祈祷落幕时》

  文/塘春

  逛书店时偶然看到这本书,看到东野圭吾先生的名字,便毫不犹豫地读起来,他的书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已经读过东野圭吾几本代表作了,每次读完都折服于他的逻辑、脑洞和温情,真的是一位十分让人敬佩的作家,对于他的详细介绍,在《白夜行》读后感中已经写过了。

  这里,我在思考如何写这篇读后感,不走大众路线。

  于是,想到了一个着手点。

  经常在知乎上会看到热榜话题,比如“妻子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吗?”“妻子的地位,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

  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会惊讶,社会为何对于女性,赋予这么重大的责任和倾向?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明明是由夫妻两个人觉得,为什么要把妻子凸显出来,做得好或者做不好,完全归咎于一个人,是不是社会对男女不公的另一种表现?

  毕竟,责任越大,担子越重嘛!担子越大,责任越大。

  后来想明白,大概是*****,主要还是“男主外,女主内”,这种社会分工决定了妻子在家庭的时间、为家庭付出的精力比丈夫多,因此,会有这种观点——妻子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程度。

  等我看完这本书时,期间也被忠雄和博美之间的父女情感动到哭过。后来多次思考,为什么父女二人最后的结果会是这样子?

  答案便是,家庭的不幸导致人生的不幸,甚至可以说,妻子是否贤德,决定了整个家庭的幸福与否。

  不得不承认,东野圭吾先生的故事总是从小处着手,讲述最**的现实生活,人生百态。

  为什么说“妻子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呢?”(我现在还是不能完全赞同,但是这本书,是一个是很好的例证,对于这个观点。)

  加贺刑警的母亲和博美的母亲,同为陪酒女出身,结婚后,两个人也同样地面对养育小孩,照顾家庭的婚姻生活。

  作为陪酒女的过去,总是会被朋友亲戚议论,加贺的母亲不堪重压,选择了离家出走,虽然是狠心留下丈夫和儿子,但是也是逼不得已,不想自己再给他们添麻烦,从而毁了所有人的人生,一个人的牺牲,换丈夫和儿子的安宁……

  而博美的母亲,却是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

  她不堪家庭生活的寂寞与枯燥(好像还有因为丈夫xing无能),于是十分怀念从前做陪酒小姐的生活,便跟以前的朋友联络,重新过回了以前的潇洒生活,并且为此还把家里所有的钱一起卷走,并且以丈夫的名字借债,留下了丈夫和女儿,自己逍遥快活了,把整个家庭逼到了绝路。

  博美的父亲忠雄为了躲避债主,无奈之下只能带着14岁的女儿连夜逃亡,后来因为种种变故,忠雄顶替了博美无意中杀死的衡山一俊,博美去了孤儿院,父女两人从此分开,并约定每个月在以日本桥为核心的周围12座桥见面,每个月换一座桥。

  后来父亲为了一次次弥补谎言,担心事情败露,影响女儿的事业发展,处于对女儿的爱,又杀了两个人,最终自己选择**,由女儿亲手结束了父亲的生命

  同样的两个家庭的小孩,加贺在母亲离家出走后成长为了一名正常的男子,并成为了出色的警官。而博美在母亲离家出走之后,跟父亲过上了逃亡的日子,最终她确实因为戏剧而成名,过上了功成名就的生活,不过最终只是昙花一现,错杀过的人,做错过的事,终究是要要付出代价的。

  最重要的是,心灵上经受的创伤,永远无法弥补。

  我相信,在母亲离家出走之后,加贺的心里肯定是十分难过的,对于尚未成年的小孩,家庭的不完整,母亲角色的缺失,非常有可能发展成心理扭曲的人。

  为什么加贺却最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警察,没有变成社会毒瘤?大概还是从小受母亲的教育,以及父母之间的爱(加贺的父母很相爱,博美的父母不相爱),让他坚信,母亲的离开是有原因的,他试图宽恕这一切,和母亲和解,和自己和解,这样,他才能成长位一个正常的人。而博美,却是另一种命运。

  可见,妻子的角色在家庭幸福中确实是属于决定性地位的。

  但是不想因此就强加给女性过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还是最开始的观点,之所以是这样,那是因为一个家庭,相比于丈夫,妻子付出的时间更多,才会有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正向循环”而已。

  在东叔的作品里,大多都是跟家庭有关,每次读完,都会感慨家庭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这种能引起思考的书,还是应该多读啊,有空的话,以后再读东野先生其他的著作吧。

  锻炼推理能力,思考能力,对于自身是有益的,是一种收获啊。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