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 正文

干校六记读后感

时间:2017/2/9 15:58 分类:读后感

  干校六记读后感(一)

  前几天把杨绛的《干校六记》重读了一遍,很薄的一本小册子,花2个小时就看完了。

  在大多数人眼里视为灾难的事情,通过杨绛的文字,变得清新又温婉。文字很朴实,折射出其为人性情的朴实。她们夫妻间的爱护和情感,不温不火,似秋日的暖阳,明媚又不刺眼,这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相濡以沫的爱情吧。

  除却茅厕积肥,挖井,看菜园子等风趣小事,有两个场景令人深深感喟:夜晚铺天盖地的大雨中,她却不愿呆在屋里,打着伞,迈着到膝盖的泥泞去看望自己的丈夫,按现在的说法,是给丈夫一个惊喜。另一个是吃完年夜饭,怕丈夫眼睛不好找不到回家的路,先送丈夫回几里地外的家,等自己返回时,大雪已经覆盖了大地,辨认不出东南西北了。就这样,艰难的冒着风雪找回家的路。

  通过这两件小事,把夫妻之间那种情谊,全部不温不火的表达出来了。

  都说知识分子自私,可在杨绛身上,你看到的只是质朴的情感和坚忍不拔的行动。她的心是向外敞开的,处处是与任何艰难融合的姿态。所以,她象柔韧的萱草一样,任何风雨都刮不倒她。

  今年她应该是102岁的老人了,在人生的很多苦难之后,她享有平静悠长的晚年,能给自己和心爱的家人的人生画一个完美的句号,这是她应得的奖赏吧。

  她是真正美丽动人的人(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是人)。

  祝福这位老人!


干校六记读后感(二)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讲到《干校六记》,激起了阅读的好奇心。

  可能是因为自己年龄阅历还没丰富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向来不喜欢散文。之前虽然也读过杨绛先生的着作《我们仨》、小说《洗澡》《洗澡之后》。但是相较而言,散文《干校六记》是给我印象很深的。

  《我们仨》充满了家庭的温馨,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更像是三个互相依偎取暖的人儿围成的圈儿。《洗澡》在我看的那本宣传语写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官场现形记》”我觉得非常不准确,她的语言更为平和,只是用近乎平淡的语言讲述一群知识分子在经历一段特殊的**风暴时,所作出的反应。同时《洗澡之后》又刻意去完成一个结局,一个经历大苦难之后,给人一种“相逢一笑泯恩仇”皆大欢喜的结局,真能如此吗?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上在经历如此巨大的灾难之后还能回到一起,和爱人携手共赴美好生活,还能释然吗?这可能是为了安慰人心吧!

  《干校六记》记述了1970——1972年间,杨绛夫妇在河南干校的种种“琐细的旧闻和飘零的感受”,作者用温婉淡然,近乎白描的手法为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画一幅意味深长的剪影。

  这里面提到和杨绛先生一样的一群知识分子与农民的交往,他们被下放劳动不免与农民接触。无论是种的白薯,好几垄一夜间全偷光;还种的树苗,被他们拔去,又在集市上出售。他们之间总是隔着一个鸿沟,不能沟通。但是杨绛先生表现出了“理解之同情”没有怨恨,抱怨,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怜悯,是宽容,接受,以一种隐忍做着持久的坚持。没有办法改变环境却试着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冒着巨大的危险去找默存,写的虽平淡,有几分戏谑想来去令人震颤,这是爱情,相濡以沫的感情。

  在一个大背景下,作者的家也几近破碎,女婿的**,写的也是淡然,却像是平静的湖面,内里不知几番翻江倒海。然而不论是学识教养还是这个背景的压抑,他们都没有歇斯底里的控诉,甚至没有一场号啕的痛哭。这是一种怎样的耐力,这段历史到底摧毁了多少人!

  这段历史也许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不愿被提及的一段,抗日战争中我们也经历了莫大的苦难,但是我们仍愿意大书特书来赞扬我们这个民族的坚毅。这个经历无数苦难的民族却始终是无法承认,或者说是更加坦然去承认这个错误,这个民族的劣根性的一次全面爆发所摧毁的应时刻遵守的传统美好,是我们不堪和不忍回首的。但是只有正视过去才能全面认识我们这个民族,才能看到未来。

  对于这段历史读的比较少,有机会要找一些纪实散文和小说来读,历史远比历史教科书上告诉我们的丰富和精彩的多。

  最后写上胡乔木先生对此书脍炙人口的十六字评价:“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


干校六记读后感(三)

  读《干校六记》是因为老是听别人讲杨绛的故事,讲她如何在失去女儿、老公,一个人不但没有沉沦,而且活的很精彩,虽然一个人,但却不孤单,但年过百岁的时刻,不辞劳苦整理孩子、钱钟书的笔记,一个人活的非常滋润,我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到图书馆借到她写的《干校六记》和《我们仨》,但就在我还没有看完这两本书的时候,噩耗传来,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离我们而去,享年105岁。借此,缅怀杨绛先生。《干校六记》是一本纪实散文集,一共六篇。杨绛先生记录了她在**下放干校期间的一些琐事。杨绛先生说“回京已八年,琐事历历,犹如在目前,这一段生活是难得的经验,因此作六记。”

  《干校六记》的写作背景是被称为黑色十年的“**”,在那个文化被摧残,人性被侵蚀的时代,人都会“吃人”,难以计数的知识份子被“**”所毒害,杨绛夫妇自然也是难逃此劫。看到那个时期的作品,无非都是些苦记、悔记、怒记、屈记,由于在那个时期均是受到红卫兵湮灭人性的对待,心中只有冤屈、愤怒,头顶只有黑夜。老舍、傅雷夫妇、杨朔等文人都是在**期间逼迫致死,无疑那个时代是没有光的。所以,刚开始读时,以为本书充满火药味的,满是愤怒、不满或是埋怨。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小引中写的:“学部在干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搞运动,清查‘五一六分子’。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疟疾病,始终缠住身体。”在这样一场受折磨的运动之后,会不怨恨有所抱怨吗?然而,读完之后才发现,《干校六记》透露出来的是杨绛先生的那份心境:以平和的心态坦然的面对生活的责难,不偏不倚。

  *****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大运动,期间有多少大事,《干校六记》中不管是《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还是《“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都只是这场大运动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些琐事。“‘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然而,杨绛先生记录下这些琐事,“那番往事,毕竟是我一生难忘的亲身经历,也是应该让大家知道的一段历史,别人的传说都不详、不尽、不实。我应该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这段往事公之于众,我说的话可有我负责。”

  《干校六记》正是切实的记录。透过这些琐事更透露出杨绛先生那份平静平和的心态,面对史无前例的*****,经历种种苦难和欺辱,事过之后,还能不怨不恨,不自怜不自悯,也不申冤诉苦,以平和心态面对,坦然生活。杨绛先生的心中的那份“静”是让人敬佩的。(m.lz13.cn)

  *****,对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来说,确实是一种苦难和折磨。杨绛先生也曾遭受那份辛酸和痛苦。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被剃成阴阳头,扫厕所,被驱到大院**……受了这些苦难,而杨绛先生却还能说“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至于天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又何以折磨我呢。”因为杨绛先生“虽然每天胸前挂着罪犯,甚至在群众愤怒而后严厉的呵骂声中,认**信自己是亏负**,亏负了党,但我却觉得,即使那是事实,我还是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这就是杨绛先生心中的坦然吧,面对生活对自己的责难,不去怨恨,不去抱怨,在必须面对的时候,坦然面对,奉上自己的真心和勇气。因此在干校里才有了那份“闲情”来记那些干校里的“轶闻趣事”作为六记吧,以至于让人在读完六记之后有“下放干校还有这般乐趣”的感觉。我知道这是在**辛酸中的苦中作乐,因此更为杨绛先生的这种心境所折服。“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正如乌云也会有银边,黑夜也会有耀星。正如张爱玲所言,“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即使是在看不见的日子,也可以有卑微的幸福,但那一丝丝的幸福,却可以开出花来。杨绛的《干校六记》与其说是一部散文,不如说是一部教人如何面对困境的哲学书。

  再苦口的药,我们也可以当做美酒来品,这便是杨绛教给我们的道理,叫做低到尘埃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