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庭教育 正文

你到底想让孩子幸福,还是成功?

时间:2016/7/30 12:17 分类:家庭教育

  你到底想让孩子幸福,还是成功

  文/李月亮

  01

  跟邻居聊天,她说四年级的儿子期末考了全班第二,她挺欣慰的。因为这孩子以前很贪玩,成绩从来都是中等,她为此每晚都盯着他学习俩小时,不做完练习题不许睡觉,这才把成绩赶上来。

  正说着,她儿子过来,说想去广场打篮球。她立刻问:数学题做完了吗?儿子显然有点反感,说好不容易放暑假,你就不能让我放松一下吗?

  你到底想让孩子幸福,还是成功?

  她一脸严肃:一放松你成绩又得掉下来,别觉得考个第二你就厉害了,你比人家第一差远了。

  儿子走了。她跟我说:我真不敢夸他,这孩子本来就不知道争强好胜,得使劲拎着他才对自己有要求。否则考不上XX初中,还有什么前途。

  回家后,我跟我儿子聊起那个邻居的小孩。儿子说:他呀,太小气,每次比赛输了都生气,我们买什么新玩具他都说他也有,其实他根本没有,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

  我哑然。

  这哪里还是“不知道争强好胜”,分明已经好胜得过头了。

  晚上,我看到邻居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孩子挑灯夜读的照片,并附言:儿子,为了明天的幸福,加油!

  我当时就想:她其实更该说的是“为了成功加油”。

  在这位妈妈的艰苦努力下,她的儿子应该会越来越接近成功,但,可能也会越来越远离幸福。

  02

  成功虽与幸福密切相关,但并不能直接导致幸福。这是常识。

  而为人父母,我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出幸福感。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是一面在推动孩子成功,一面夺走他的幸福。

  比如那个被改造得“争强好胜”的男孩,他将来可能会考上好初中好大学,做出堂皇的事业。但他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好,不能容忍自己的一点失败。而不管他多出色,这世上也肯定有许多胜过他的人,那他会幸福吗?

  我有个在外企做高管的朋友,认识十几年,我没见他笑过——礼节性的假笑是有的,但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从未出现过。

  他老婆有次跟我抱怨,说这个年入几百万的老公,就像一架机器,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完成现实的目标。他不喜欢旅行,没有个人爱好,对艺术和大自然毫无兴趣,偶尔踢球是为了锻炼身体,去打高尔夫是为了跟上层人士交往,对红酒有研究,也是为了社交需要……

  “用四个字评价他,就是了无生趣。”他老婆说,“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他小时候除了学习,他妈什么都不让他做,连历史书都不让看,以前他家有条狗,他有时候会跟狗玩,他妈为了不让他分心,把那狗也送人了。他妈现在还挺得意的,四处炫耀自己培养出了这么能赚钱的儿子,还强制我按照她的方法教我女儿。”

  把一个热气腾腾的孩子,培养成了一架冰冷的赚钱机器,还深以为傲。

  这样的妈,可怕吧?

  03

  可是同样的事,很多父母也在做。

  ——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不许他看电影、听音乐、玩航模、踢足球、参加社会活动、投身大自然……扼杀掉他所有与学习无关的兴趣,使他丧失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让他的世界只剩单调枯燥的“功利”二字。

  ——为了让他有学习的动力,给他各种各样不合理的刺激,让他觉得“只有学习好,妈妈才会爱我”“只有考第一,才能得到梦寐以求的玩具”“只有上了名校,人生才有意义”……于是他的思想构建起畸形的逻辑:好成绩=好人生,坏成绩=全完了。而一旦成绩不如意,他必然万念俱灰。那些高考失利后自杀的孩子,想来多是如此。

  ——为了让他取得成功,四处给他树敌。他做得再好,也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比他好。于是他便觉得是别人妨碍了他的幸福,开始嫉妒、怨恨,对他人失去爱和善意,心理越来越阴暗,不愿意分享,不能与人团结,更不肯给别人帮助。这样的孩子,即便考上名校,恐怕也很难融入社会,更难取得真正的成功,至于内心的幸福,就更没指望了。

  ——为了让他发奋努力,拼命打击他的自信。永远在强调他这里很差、那里需要提高,“就算考第二,也比第一差远了”。你想的是“只有让他觉得自己差,他才肯用功”。却没想过,这个“我好差”的定论会伴随他一生。就算最后取得了成就,他内心也会惶惶然戚戚然,觉得外界都是虎狼,心头压着大石。而这么差的自己,根本不配得到幸福。

  ……

  仔细想来,很多口口声声希望孩子幸福快乐的父母,其实只是自私地希望孩子成功,以分享他的胜利果实,或者无知地以为只要成功,他就能幸福。

  他们并没有真正去想孩子是否幸福,更没有尽力去引导他走向幸福,所以才会不惜以折损孩子幸福的能力为代价,去换取世俗上的成功。

  他们为孩子的成长做了许多努力,其心可悯,但其行可哀。

  他们所谓的“为了孩子好”,只是让孩子拥有了“成功”这个外在形式,却没有“幸福”这种内心感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哈佛幸福课说:成功(包括物质、名声和地位),只能影响一个人幸福感的大约10%。剩下的50%是基因,还有40%的幸福感,是心理决定的。

  如果这40%被我们抹杀掉,他再成功,恐怕幸福感也很难及格。

  所以,每一个父母都有必要扪心自问:我到底是希望孩子成功,还是希望他幸福?

  若是后者,就请为他种下幸福的种子,让他自信、乐观、豁达、有爱心、有情趣,让他活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培养他幸福的能力。

  不管以什么名义,毁掉孩子幸福能力的父母,都是愚蠢和自私的。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