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教学 正文

瑶族的风俗习惯

时间:2015/3/5 17:29 分类:教育教学

  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瑶族风俗习惯很有民族特点,但因各支系的居住地区不同而产生服饰、饮食、居住的差别。近代瑶族服饰式样多姿多彩。男子上衣有左大襟和对襟两种。裤子长短不一,以蓝黑色家机布为主。

  南丹白裤瑶男子空白色灯笼裤,长至膝盖,故称之为“白裤瑶”。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长衫长裤,有的穿短衣百褶裙。头缠黑色或白的绣花巾,束腰带,上衣、裙、裤、头巾、腰带均绣彩色花纹。饰耳环、手镯、银牌。

  大瑶山茶山瑶妇女爱戴一斤多重的弧形银板。灵川、融水的瑶族妇女戴一种高耸支架,上覆布巾,下垂彩色缨络的帽子,显得高雅独特。

  瑶族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从事林业。食物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喝酒吸烟比较普遍。桂北瑶族盛行“打油茶”,大瑶山盘旋喜欢腌制“鸟酢”、“兽肉酢”,有的瑶族腌制熏干的猪肉和牛肉。这些都是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

  在达山瑶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惯敬三大碗。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瑶族老人也喜欢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不得紊乱。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

  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崇拜盘王的瑶族过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瑶族过去则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湘西南辰溪县的瑶族农历七月五日前禁食黄瓜。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有的地方产妇生产后头几天禁食猪油。

  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通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必须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

  服饰

  尽管瑶族长期依山而居,处于迁徙、游耕状态,但其服饰仍保持款式多样、纹案古朴、工艺精美的民族特点。

  据有关瑶族服饰研究专家统计,瑶族服饰款式有百余种,各支系各地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男子穿对襟或右衽、铜扣上衣,或圆领花边丫形上衣,腰扎腰带,下身穿宽脚长裤,扎绑腿。妇女一般穿圆领花边对襟或右衽长衣,下穿挑花长裤或百褶长裙,扎绣花腰带或围裙,也缠绑腿。无论男女,服饰一般都喜欢用青布制作,喜欢用红、蓝、黄、绿、白、紫等色彩点缀。这些点缀品是用各色丝线经过挑、绣、织、染等工艺制作而成,看上去非常鲜艳精美,各种图案也十分生动逼真。

  此外,瑶族男女都习惯使用绣花青布头巾或红布头巾包头。特别是妇女的头饰,其样式千姿百态,有塔式、钢盔式、平顶式、飞檐式、银簪式、絮帽式等,并喜欢佩戴各种银饰。

  白头帕

  瑶族无论男女,都是通过帽子和头帕表示自己所处的生活阶段。河口县瑶山的瑶族姑娘一到十五六岁,便改花帽为包头帕。包头帕就意味着可以寻偶。男子在幼年时亦戴花帽,到十五六岁后同样取下花帽改包头帕。在金平区平安寨等地的尤勉支瑶族,俗称红头摇,因婚后包红头帕而得名。该地妇女的头饰,在其一生中可分成三个阶段:七八岁以下戴帽子,七八岁以上包头帕,婚后便包红头帕。

  瑶族发式

  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就有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过山瑶妇女,过去则剃尽发蒂,戴上黄蜡制成的角帽,用布帕遮盖。妇女头部装饰极为讲究,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还有的则戴上三五斤重的银条。妇女头上的椎髻更是类多形奇,有的插上银牌、银花、银串珠之类,有的还插上几片白雉尾,十分壮观。广西金秀大瑶山花蓝瑶妇女,用猪油裹拌卷成钢盔式发形,青光耀眼,独具一格。龙胜各族自治县瑶家妇女发式都是蟠桃发髻,上面还用一边长约4寸、绣着各式花样图案的黑色方形头巾盖在头上。

  顶板瑶妇女的服饰

  湖南宁远一带瑶族妇女的头饰,既不同于蓄发盘髻爱插羽毛的广东八排瑶,又有别于头别三条弧形大银钗的广西茶山摇。顶板瑶妇女的头饰,因年龄不同而异。**梳梳钗于头顶,以绣花巾缠头,中露云髯。十七八岁的姑娘,则以蜂蜡涂发,卷发叠髻,史称“椎髻”。以花巾包裹。呈梯角形,再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迎风当阳,十分雅致。婚后妇女则将蛾冠取下,以花帕盖于头上,清秀大方。人们给这里的瑶族一个美称——顶板瑶,实则以妇女头饰而得名。其衫裤颜色多为蓝与黑,只有服丧穿孝才用白色。未成年的女孩身穿无领开襟长衫,下着长裤。衣裤边角均有彩色的刺绣花边。姑娘的嫁衣,喜欢以花边装饰衣裤的襟、角、边等。小姑娘六七岁开始学刺绣,一直绣到出嫁。一套嫁衣要花十多年。妇女用的背心、围裙、胸巾,甚至脚丝带无不用刺绣和挑花带装饰。

  居住

  瑶族房屋建筑因地而异,形式多样。一般而言,依深山密林而居的瑶族多就地取材,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居住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岭地带的瑶族,多采用“吊楼”式建筑;居平原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为土木或泥木结构,与壮、汉族住宅相同;聚居山地的瑶族讲究村寨整体,房屋建筑多为层叠式,幢屋毗连,层次分明。大的村落山寨,房屋从山脚叠到山腰,甚至叠到山顶,民族风格独特。瑶族房屋建筑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住房、粮仓、寮房。住房一般是一栋三间,中设厅堂,卧室设在两侧或中室后部,前部为灶堂或火堂。粮仓多用木板密封成堡垒形,用来贮藏玉米、稻谷,一般设在屋外或村旁,甚至有的设在数十里的山野田间。寮房多数是建在村寨旁边,用茅草搭盖,用以存放柴草或储存物件等。

  交通

  瑶族所居山区,道路崎岖险阻,车马难行,交通不便,常年四季用肩担背负办法,将山区特产带到平原圩镇去出售,又用同样的办法运回所需生活用品。日常背篓、扁担、箩筐是瑶族**用于运输的主要工具。近百年来,滇西、桂西部分山区,瑶族开始圈养马匹,用以驮物,以代替肩挑额负。但其他边远山区瑶族,常年累月仍沿袭额负、背驮、肩挑习尚。路遇溪流湍急、水深壁险溪河,一般是涉水越渡,也有架设桥梁,常见桥有藤桥、竹桥、木桥几种。

  婚姻家庭

  瑶族青年男女恋爱比较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走村串寨机会,通过对唱山歌形式,寻找对象,双方合意,互赠信物,以定终身。但婚姻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亲之前,男女双方要合八字,八字相合才能定亲,定亲后择吉日良辰即举行婚礼。瑶族婚姻有“招郎上门”习俗,这种婚俗在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江西等瑶族地区普遍存在,不少地方甚至有女子招郎多于出嫁的情况。男方到女家上门不受歧视,寡妇再嫁也不受禁止。

  瑶族家庭一般由父、子或孙两三代亲系组成,祖孙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较少。男子在结婚后便和父母、兄弟分家,父母有责任帮助他们重建住房,另立门户,成立新的小家庭。家庭一般由父母掌管,直到年迈体弱时,才按照“先男后女,先长后幼”的原则,让子女主持家业。老人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普遍受到尊重,日常生活和逢年过节,饮食也先敬老人。在家庭分工方面,瑶族男子主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如伐木、放排及农耕等,在家庭中居于主要地位;妇女一般从事种植、养殖和采集活动,在家庭中居于次要地位。

  社会组织

  瑶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组织,名称有社老、寨老、庙老等,各个地方,各个支系的称法不一,其中最典型的是广西大瑶山瑶族“石牌制”和南丹白裤瑶的“油锅组织”。石牌制是大瑶山瑶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为了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秩序,防御外侮和匪盗以及调解内部纠纷,由一个村或几个村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据考证,至少从明朝起,(m.lz13.cn)他们就有了石牌组织。既有一个族系、一个村寨的石牌组织,也有跨族系、跨村寨的石牌组织,还有包括整个大瑶山瑶族的总石牌组织。总石牌中包括若干个大石牌,大石牌中又包括若干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