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后感 正文

机器人9号影评

时间:2014/8/12 08:53 分类:观后感

  机器人9号影评(一)

  动画作为一种类型想要获得成功自然同通常意义上的电影一样离不开好的剧本,但是动画电影较之普通电影有一个先天的优势,独特的画风往往可以弥补剧本上的不足。普通电影无论怎样去想象,怎样去发挥,最终所呈现出来的东西都难免与现实世界有所牵联,世界的现实性制约着普通电影的想象力。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则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一张空白的纸上,任何东西都有被创造出来的可能,在动画的世界里,作者就是造物主,创世的源力则是作者的创意。

  对于《9》这部电影来说,申·阿克就是上帝,他把一群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忽视的缝纫玩偶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继而用一堆破铜烂铁构建了一个被战争所摧毁的末日世界,这个世界中的每一样东西又全部来自于他的想象,这就不得不惊叹作为“上帝”的申·阿克有着惊人的艺术创意。在这个善良与可爱的动画形象泛滥地被CG技术制造出来的今天,这群粗粝、真实、质感十足的缝纫小人却给人眼前一亮的全新感受。在有着蒂姆·伯顿色彩的哥特式末世异境的衬托下,缝纫人与作者赋予他们生存的世界浑然天成地融为了一体,视觉冲击与影片的氛围也就此得以确定。

  申·阿克通过拉链、纽扣、别针、麻布、金属零件这5根线条勾勒出了脑海中世界末日下唯一的生命形象,继而试图赋予他们一个独特的故事使之变得更为生动,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故事并不像缝纫人本身那样具有创意。依靠着出色的造型创意优势,《9》这个故事本身的单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由于2005年的时候《9》只是一个动画短片,要把一个原本就存在的动画短片变成一个动画长片,对于作者而言并不算是一件轻松的事。这种改造势必要打破原本紧凑连贯的剧情,为了加长而刻意地去填补大量符合长片要求的元素,比如说更为惊现的动作情节,必要的台词对话,这些内容若增加的恰到好处势必会成为佳作,但如果增加的不当则会沦为累赘。

  作为长片的《9》在故事性上就显得并不那么恰到好处。故事依旧同大多数描绘世界末日发生后的电影一样,通过对发生在蛮荒大地上仅存的生命之间的故事进行描绘继而对科技本身进行反思。《9》的科技反思主要在于影片中的那位科学家,他创造出了机器之母,但是却被战争狂热分子用在了战争科技上,于是机器人发生了反叛,带来了世界末日。科学家说因为那台机器没有灵魂,所以它才会发生那样的情况,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他把自己的灵魂分配给了这9个缝纫小人,9个缝纫小人就此成为了生命的象征,致力于开启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他们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性格,令整部作品更富有人类的感彩。

  这些所谓的象征性与科技反思全部都是在故事本身的基础上**存在的,即便脱离了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它们作为一个“创意”依旧可以**存在,人们可以去自由地与所谓的“象征物”做关联。毕竟单看故事“创意”,不看电影本身,同样可以去赞美这些“创意”有多么巧妙、多么出色,但是这种赞美是空洞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仅限于“创意”本身,仅仅是一个“想法”,并非站在最终成为电影的实际作品之上。当这个先前被大肆赞美的“创意”成为了电影《9》的故事主体之后,似乎并没有对影片的精彩程度产生太大的作用,相反地,《9》变成了一部沉闷地暗示着科技反思的动画电影。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灵魂分割、人类感情之间的互相帮助、对于友谊的煽情刻画,都没有表现出强大的感情冲击力以及剧情魅力,影片中惟一令人振奋的地方就是缝纫玩偶们与机器对抗的动作戏,这些情节对于故事本身来说也总是有一种游离在外的感觉,并没有同影片本身融合在一块。

  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同影片的叙述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9》的故事是从中间直接开始的,通过9的视角看待一切,然而影片中的9并没有从自身的视角反映出太多的迷茫,随着故事的深入,他渐渐地成为了这个团队中的领导者。但是这个变化的过程却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客观呈现的,于是整个故事就让人觉得是直接从中段提取出来的,9的行为缺少了一个明确的原因,这样一来,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也就始终找不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就好象是隔着一层薄膜在看另外一个世界中发生的那些事情,看得虽然清楚,但是却无法伸手触摸具体的感受,令人不免难受。

  影片中的对白同样非常少,但是这与同样对白不多的《WALL-E》相比则不是一个级别的作品,《WALL-E》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基于完整的故事叙述之上,那些动作也因此得以直接展现出机器人生动的内心世界,感动了每一个观看影片的观众。尽管《9》的导演千方百计地试图把一切悬念留到最后,但是在世界末日的背景下,这点悬念并不足以引爆整部电影成为最后一秒的精彩,毕竟世界末日的题材,观众已经太熟悉了。

  申·阿克作为一个造物主用自己的创意创造了《9》的世界与其中的人物。风格强烈的画面以及玩偶的造型由于极具想象力势必也能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形象为人们所牢记,但是故事本身的薄弱将拖累其成为一部经典的动画佳作,这二者互相牵制的结果令《9》成为了一个末世异境下的美好创意。


  机器人9号影评(二)

  侄女来看过这个片子的片头,她觉得那个小机器人很恐怖,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

  相对奇怪的一点,是老婆大人觉得这片子还不错,还可看,我不大认同她的观点,尽管她是老婆“大人”。

  首先,我不喜欢这个片子的画风,我到没觉得恐怖,但是觉得里面的造型多少有一些恶心。搞不懂的概念是——本来动画片就是应该用来体现真人体现不出的“唯美”的,结果是这样的造型,不仅不唯美,还很丑陋。

  其次,我觉得故事的主人公不够突出,没看明白为什么是“9号”。

  再次,我觉得编剧有点自身矛盾的——那个博士制造9号的目的“消灭”那个大怪物,可他却把启动打怪物的钥匙交给了9号,如果他直接销毁那个钥匙呢?……真的看不懂了。

  最后,我不想那些小机器人死亡,最后那些灵魂要是都还给他们多好啊,可惜没有,唉……

  事实上在很久以前就在移动媒体上看到了这部动画片的介绍,隔了这么久才看,一是因为之前看的连续剧太多,另外也因为我们觉得动画片没那么好看了。

  看这部动画片的造型和场景设计,有一种很另类的感觉,也许是美版宫崎骏设计的吧……

  老婆的评论:

  这是一部适合**看的动画片。讲的是科技发展后,人类与机器战争到最后,只能下这几个小机器人和一个大怪物斗智斗勇的故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整部影片的风格是黑色的,看起来像世界将要被毁灭似地。这样的画面,要是其他时候我是不太喜欢的,在本片我觉得还行。

  机器人9号是本片的主人公,他的苏醒既开启了大怪物,又是大怪物的终结者,他在本片中表现的相当勇敢,就那么一个小不点,居然敢带着其他的小机器人去挑战这么一个大怪物。

  个人觉得这部影片还行,能看!


  机器人9号影评(三)

  在班车上看了《机器人9号》。

  对于男人,可能多少对机器人这样一个词感兴趣。我也不例外,特别喜欢机器人题材的电影,比如早期的iRobot,终结者系列。而对于机器人的动画片,更是喜欢了。因为最近看的这类电影都是非常不错的。

  比如最近的Wall-E。

  看完《9》,不得不跟《W》做相比,我觉得前者注重于人性,后者更趋向于表达爱情浪漫。但两者都表达了同一个东西,那就是希望。

  希望对每个人,每个人生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了希望,就会感到恐惧。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这样。寻找希望ing。

  《9》里面关于人性的表达,我转了以下的评论。说的真不错。

  特别是1号机器人,也许我目前还属于这一阶段,但想成为7/8,最后有能力做9。

  看这影评的时候希望读者已经看过本片,因为会有很大的时间跳跃。

  动画开始,科学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世界已经毁灭,但是生命还需要延续。可惜,9醒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类的。那什么生命的延续?

  我看了点宗教对灵魂的解释,大概就说,我们活着就是肉身+灵魂,也就是生命的存在。当我们看到动画的最后,也就知道1-9号都是博士的灵魂。

  我们稍微注意点就会发现,1-9有着怎样的意义。

  1,易妥协,活着最重要,保守派。

  2,探索者。

  3、求知的双胞胎。

  4、懦弱、胆小。

  5、精神家、思想家。

  6、激进主义者。

  7、强权主义,**解决问题。

  8、希望。

  这个是鄙人的看法,可能总结得不怎么好,当然这9个灵魂的主人始终是个人类,每个人都会有以上这些表现吧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